兩部共通點蠻高的喔,
都是台灣本土電影、都有個"陣"字、都凸顯民族文化。
兩部電影同時表現出當時台灣不同的兩種地域風情。
近年來國片流行,雖不到檔檔熱賣,
卻都有相當的知名度。
只是大概八~九成都以台灣人的民族性情或激勵鬥志為主題吧。
其實大家對這種類型的電影都蠻捧場的,
尤其是專門針對本土風俗的,
很容易引起老一輩共鳴,沒參與過那個年代的年輕人也特別感到新鮮。
更重要的是,在愛國情操與民族意識高漲的此時,
如果看本土片,似乎就是對國家的一個認同與支持。
自己也增添了些身為台灣人的驕傲感。
今天看的兩部片都已經下檔一陣子了。
大家可能對陣頭比較熟悉,
那一陣也是風靡全台灣呀!
至於"逗陣ㄟ"我今天陪著老公看,已經看第二次了,
感動不減,甚至感觸更深。
說實在話,沒有特別幽默,劇情也不是真的非常突出,
就是一個新春祝賀的輕鬆小品。
如果沒生活在眷村裡,可能比較無法感同身受。
我的歲數呢,對於那年代的傳說還稍微有點"聽說",
所以還能一邊看一邊跟老公解釋那時候的事兒。
(而且江淑娜的角色真的是道地的媽媽,我外婆就是那樣的呀!!)
(順道一提,江淑娜唱的主題曲前面開頭跟張惠妹聲音蠻像的XD)
可是讓我念念不忘的是裡面的小主人翁「劉亮亮」。
老實說,這小童星不是現在特別萌的小女孩,
長相在現代人的眼光中可能也不是會在FB上流傳的超可愛型。
但是很順眼,很對台灣人的味兒,就是你很常看見也很認同那就是台灣的嬰仔的樣子。
剛開始看只覺得像曾經一個學生的妹妹,
後來越看越覺得某些神韻其實跟奶茶很像,
讓我有種那就是"長大後的奶茶"的錯覺XD(當然身為A型的奶茶可能沒這麼野。)
而且這小女孩的演技很自然,應該天生個性也差不多是這樣。
導演真的很會選角色,
劉家四個孩子都演得很到位。
(我也很喜歡劉芬芬,她本名好特別阿!姓司徒耶!)
所以第二次看其實是衝著亮亮來的XD
那孩子的活靈活現跟討喜,真的會讓妳在她受傷時真心的替她感到擔心和難過。
我真的真的很喜歡那孩子。
看完了,最後一段話也點出導演用意,
整部片重點也不是眷村也不是什麼鬥志的意思,
我想只是想提醒大家過去台灣人是如何在不同族群中依舊充斥著溫暖與熱情。
每個人都腳踏實地的生活,為這塊土地堅持努力。
那時沒有族群對立,也沒有太多紊亂的社會問題。
在那小小的村莊裡,大家就是這麼簡單的過生活,什麼苦什麼窮都不是重點。
的確,對於現在的台灣,那樣的人情味和純樸的精神,需要被點醒。
這部片比起其他知名國片,名氣還要稍落一些,但是我推薦大家看^_^
另外一部家喻戶曉的就是"陣頭"了。
其實我媽很早就帶著我小弟上電影院看,
我小弟回來還用電腦下載重看好幾次。
我媽一直向我推薦,可是我對那類型的片就是沒特別感興趣。
大概也有點對鬥志片麻痺,覺得就像英雄片那樣,
就大同小異。
今天是剛好電視台播映,
想說沒事看看吧。
(mod的一些電影台是沒廣告的,所以一看就會忍不住看到最後XD蠻過癮的!可是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就是了XDDD)
結果還蠻好看的,雖然中間有些情節我也是搞不太懂是為什麼。
(我所謂的"為什麼"是不懂九天到底為什麼會紅=_=因為只是環島而已啊...)
不過正當演到快結尾時,我看見他們幫三太子裝LED燈,
我以為跟電音三太子有關,用手機查了一下電影背景,
發現是真人真事改編,比電音三太子還更威。
然後再看到他們最後一段表演,
就被感動了。(我對於真人真事改編比較有興趣和共鳴。)
而且導演手法頗好,如果沒有一邊播放他們表演一邊將鏡頭轉到每個孩子的家人神情上,
可能感動度就不會那麼高。
不管整體來說劇情和拍攝手法高不高明,
或有沒有把這一團的厲害之處給展現透徹,
都讓觀眾看見台灣人草根精神的毅力所在。
用最本土最道地的文化技藝,
傳達對新一代的支持與希望。
這樣就夠大家贊聲。
傳統文化是老一輩辛苦建立的傳承,
然而創新卻能增添新的精神。
加上真人真事的激勵,
更讓我們相信自己有改變的本事。
也大概因為這部片,讓平常不怎麼注意的"陣頭"文化,
再度被大家重視。
其實在三峽還蠻常看到的,
下一次看見陣頭遊街,也會在心裡多一些不一樣的眼光和感覺吧!
兩部台灣在地好片,很適合滿懷夢想的夏天。
雖然開著冷氣喝著冷飲觀看,卻一樣熱血沸騰!